环球看点!2023年同花顺研究报告 携AI技术重塑金融信息服务业

2023-07-03 10:07:53 来源:财通证券
1同花顺:互联网金融龙头,产品化转型AI平台化

1.1驰骋资本市场三十载,携AI技术重塑金融信息服务业

国内互联网金融龙头,AI 技术打开新一轮成长空间。公司起源于 1994 年成立的 杭州核新,以网上行情交易系统的开发与维护起家,业务覆盖超过 90%国内证券 公司,目前客户已扩张至基金、私募、银行、保险、政府、科研院所、上市公司 等机构客户和广大的个人投资者用户。2009 年“i 问财”成立,开始布局人工智能 投研顾问;2010 年推出 iFinD 金融终端,开拓 B 端增值电信业务;2019 年全业务 线“All in AI”,建设同花顺 AI 开放平台。公司积极探索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 云计算、金融工程、人机交互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在 AIGC 方向,公司建设了数 字人系统、短视频生成平台、智能写作系统、代码生成系统等。2023 年 3 月 20 日,公司实现国内首场全程由虚拟人完成的股东大会,展示了数字人播报平台 TTS 及 2.5D 虚拟人驱动技术能力。


【资料图】

四大业务线为主力,AI 开放平台赋予成长新动能。公司业务线包括增值电信业务、 软件销售及维护、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推广服务、电子商务(基金代销),并推出同 花顺 AI 开放平台。其中增值电信业务是公司的基石,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 提供附加的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包括面向个人投资者的手机炒股软件,提供金 融信息查询、委托交易、行情分析;以及面向机构投资者的金融数据终端,提供 金融资讯与数据库服务。另外,公司利用语音合成、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 图像识别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构建 AI 开放平台,为各行业提供 AI 解决方案,打开 第二成长曲线。

1.2强beta属性叠加AI技术赋能,成长有望穿越周期

1.2.1收入端演绎市场beta,增值电信与广告业务为主力

收入与利润增长与证券市场景气度相关,一季度增速出现边际拐点。公司自成立 以来,收入端呈现阶段性攀升,与证券市场景气度相关性较强:行情强势阶段:2006-2009 年营业收入 CAGR 为 102%、2014-2016 年 CAGR 为 155%、2019-2021 年 CAGR 为 42%,为公司收入增长的最快的三个阶段。将公司收入以“亿元”作为单位,将沪深 A 股成交额以“十万 亿元” 作为单位,二者之比可表示公司收入与 A 股成交额的关联关系,该数 据提升表示公司发展超越整体市场增长,2014-2016 年由 36%提升至 136%, 表明前期打磨炒股软件、建设品牌,实现了流量变现;2019-2022 年由 138% 提升至 168%,我们认为系由于 AI 技术赋能,体现出与同行的相对比较优势。

行情走弱阶段:公司收入没有发生明显下滑,意味着用户粘性的建立与付费 意愿的增强,也表明公司可借助流量与技术优势开辟新的成长曲线,体现出 在强β属性下叠加优势α,未来成长有望穿越周期。 2023Q1 收入同比增长 18.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9.3%,增速相比 2022 年有所 回升,业绩边际拐点已现。

增值电信业务与广告及互联网推广业务为中流砥柱,基金销售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增值电信与广告业务分别占比达 43.2%、42.9%,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022 年 广告及互联网业务推广服务同比增长 18.9%,占比由 36.6%迅速提升至 42.9%,主要系由于客户对公司广告业务需求增加,以及公司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提升广 告投放效果所致。2022 年基金销售及其他交易手续费同比下滑 32.8%,业务占比 由 8.9%下滑至 5.9%,主要系由于证券市场疲软、新发行公募基金规模下滑,导致 基金代销手续费减少所致。

1.2.2销售发力B端业务,研发投入转化成效显著

毛利率保持稳定,费用率有望下行。公司营业成本主要包括技术维护和客户服务 人员的薪酬、信息费及托管费、第三方手续费等,占营业收入比重较小,2017-2022 年公司毛利率维持在 90%附近,后续公司发展 AI 大模型技术并开放聊天机器人 对话接口,可能对训练与推理端算力的需求有所提升,我们预计对毛利率短期形 成扰动,随着 AI 大模型技术在收入端逐步体现,长期来看对毛利率影响较小。 2017-2022 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维持在 10%附近,随着公司发力 B 端业务,地面 推广业务将增加对销售人员需求,预计后续销售费用率小幅提升;管理费用率由 7.9%降至 4.1%后小幅回升至 4.5%,随着组织优化与业务协同,后续有望稳中有 降。

员工以销售、研发为主,组织结构扁平高效。2017-2022 年,公司销售人员占比由 30.9%提升至 36.2%,研发人员占比由 51.8%提升至 60.9%。至 2022 年销售与研发 已占总人数 97.1%,表明公司以业务人员为主,组织结构扁平化,可以充分调动 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创造活力。品牌壁垒带来销售成本优势,着力发展 B 端业务。2022 年,公司销售费用构成当 中工资及附加费用占比达 82%,广告及市场推广费占比较低,体现出公司“同花 顺炒股 APP”品牌优势。公司增值电信业务收入主体为 C 端股票软件付费,经过 多年经营,“同花顺”品牌已深入人心,带来销售成本优势。2017-2022 年,与同 行业销售费用率相比,公司仍处于较低水平。我们认为 2020 年以来公司广告及市 场推广费有所提升,系为“爱基金”宣导费用提升,同时工资费用稳步增长,系 持续扩招销售人员,发力 B 端 iFinD 及数据库业务的销售推广。

“All in AI”大力投入研发,AI 平台加速部署,研发投入成效显著。公司紧跟新 一轮科技变革周期,2019 年提出“All in AI”战略,此后在研发费用方面投入力 度逐步加大。2019-2022 年公司研发费用由 4.6 亿元提升至 10.7 亿元,CAGR 为 31.9%;从 2017 年以来,公司研发费用率始终维持较高水平,处于行业前列。研发人员数量、质量兼具,薪酬水平逐步提升。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比例维持在 60%以上,2022 年已达 3196 人,其中硕士学历以上占比达 26.4%,包含 40 名博 士,高学历人才将带动公司实现底层技术创新。2017-2022 年,公司员工平均薪酬 由 21.3 万元提升至 32.2 万元,在业内属于领先水平,显示出公司对加大研发投入 的决心。

研发成果加速转化,在研项目大多涉及 AI 技术。2017-2022 年,公司软件著作权 与非专利技术快速增长,CAGR 分别为 22.8%、12.2%。当前在研项目中,“智能 金融信息服务平台项目”研究“数字人”等新型虚实融合交互技术在金融信息服 务行业的应用,“智能投资顾问平台项目”研究基于 AI 技术辅助投资决策,“数据 智能化应用项目” 将公司大数据进行智能化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及应用项 目”打造 AI 生态,重点在 AI 大模型、AI 内容生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1.3创始人控股,股权结构稳定

创始人控股,实控人地位稳固。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易峥,目前直接持股 36.13%,叶琼玖、王进、于浩淼为公司创始人团队,合计持股 20.39%,控股结构 稳定。上海凯士奥为员工持股平台,股东包括核心技术人员与业务骨干,为公司提供长期激励机制。根据公司公告,关于凯士奥的补税问题,公司正在积极与各 级税务部门沟通,提出妥善处理本次征税事件的合理化建议,从企业长期发展来 看,该事件影响将逐步淡化。

2B端业务:行情交易系统改造升级,机构客户iFinD替代空间广阔

2.1行情交易系统深度绑定客户,信创推进促进产品迭代

深耕券商前端系统,有望受益于信创改造。证券行情交易系统包括集中交易委托、 行情揭示、资讯展示等功能,是券商信息系统的重要前端应用软件。公司以行情 交易系统起家,已覆盖国内 90%的券商,证券公司对该类系统粘性较强,不会轻 易更换供应商。当前金融信创从核心软硬件、管理办公系统扩展到一般业务系统、 核心业务系统,机构越发重视自主可控和全栈信创环境的安全可信,公司后续有 望受益于行情交易系统的信创改造。在行情系统领域,同花顺、财富趋势、大智 慧形成寡头竞争,市场格局较为稳定。2022 年,同花顺、财富趋势、大智慧行情 系统收入分别为 2.85 亿元、2.53 亿元、0.93 亿元,市场份额占比为 45.2%、40.1%、 14.8%。

2.2“i问财”助力iFinD弯道超车,数据库业务蓬勃发展

金融信息服务市场规模稳步扩张,机构市场增速有望超过个人市场。2017-2021年, 中国金融信息服务市场规模 CAGR 为 18.1%,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 2022 年 将达到 124 亿元,2021 年机构市场与个人市场占比分别为 35%、65%。据 iFinD 数据统计,2018 年我国机构投资者所持市值占比为 13.9%,远低于美国的 93.2%, 我国专业机构仍有较大成长空间。随着 2022 年 4 月推出《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 展的意见》,大众对借助投资机构进行理财的意识逐步加强,基金、保险、资管等业务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未来面向机构市场的金融投研服务软件也将迎来新的 机遇。

万得信息(Wind)近乎垄断金融数据终端机构市场,唯有打造差异化方可突围。 万得信息成立于 2005 年,对标 Bloomberg 推出了 Wind 金融数据终端,后迅速抢 占市场,成为大多数证券、基金公司等投资机构以及银行、高校、研究单位批量 采购的金融数据终端。B 端金融数据终端市场具备先发优势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客户对操作界面的使用习惯(2)插件底稿公式与其他竞争软件不兼容。因 此对于机构客户而言,形成用户粘性后较难主动切换供应商,若要在高度垄断的 市场寻求突破,必须实现价格优势与产品功能差异化。

同花顺 iFinD 与 Wind 相比功能用法接近,且具有价格优势,有望持续提升市场 份额。iFinD 金融数据终端已从仅提供数据升级为提供投研一体智能化解决平台, 面向用户提供金融大数据、产业图谱、研报自动化生成、舆情监控、买方标签研 究体系等一整套智能化解决方案,技术实力和功能处于业内领先。从使用界面来 看,Wind、同花顺 iFinD、东方财富 choice 显示内容相近,通用功能已经能满足大多数投资的需求;同时,同花顺 iFinD 价格 0.88-2.80 万元/年,远低于 Wind 大 约 4 万元/年的价格,极具性价比优势。

产品差异化优势将成为破圈的重要变量。自 2009 年 i 问财成立以来,公司一直重 点打造该功能板块, 目前 i 问财已具备多轮对话能力,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智能选股 诊股、选基诊基、资产配置、理财知识百科、数据查询、闲聊等理财助理、理财 投顾服务,已成为投资领域领先的自然语言、语音问答系统,未来将逐步升级成 为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对话系统。i 问财作为通用式对话平台,可应用于 C 端手机炒股软件、爱基金智能投资顾问以及面向机构的 iFinD 金融终端,可认为是利用 AI 技术进行平台化转型的第一步。相比于其他同类竞品,iFinD 当中的 i 问财功 能对话便捷,对人类语言的理解能力更深,比如进行条件选股时可以将自然语言 解释为专业投资语言判别语句,进而协助投资人发掘投资机会。因此借助 i 问财 的强大投研功能,iFinD 在机构市场有望形成弯道超车。

插件模板转换功能,构建替代 Wind 逻辑闭环。Excel 是投研过程必备的分析工 具,各类金融终端会制作相应的 Excel 插件协助数据统计分析。Wind 用户已经构 建了众多由 Wind 插件公式组成的 Excel 模型,直接替换会导致模型无法使用。因 此 iFinD 开发了模板转换功能,将 Excel 上传即可自动修改为 iFinD 公式,解除了 用户的后顾之忧。专业、丰富、特色数据库,是拉动 iFinD 扩张的另一个重要引擎。公司拥有业内 领先、规模庞大、历史数据丰富的数据库资源,涵盖了互联网用户数据、新闻资 讯、宏观经济数据、行业经济数据、企业研究报告、招投标等数据,以及交易所、 信息公司、政府部门、宏观经济研究机构和专业行业数据公司等机构提供的授权 数据。不仅满足了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还为公司人工智能算法训练、AI 大模型训 练提供了数据基础。

3C端业务:广告与基金代销实现流量变现,“AI投顾”提升交易软件付费意愿

3.1存量博弈下把控流量优势,广告与基金代销开启新成长

国内资本市场进入稳健发展期,投资者群体步入成熟阶段,存量博弈下活跃流量 成为竞争要点。2022 年,同花顺金融服务网累计注册用户达 6.14 亿人,2020-2022 年注册用户总量同比增速均低于 10%,投资者群体规模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因 此把控 C 端流量,提升客户粘性,并增强付费意愿,成为 C 端软件产品的主要发 展目标。

C 端炒股软件呈现双寡头格局,同花顺 APP 精准把握用户使用习惯,发力 AI 投 顾机器人增强客户粘性。2022 年,同花顺客户端每日、每周、每月平均活跃人数 分别为 1463 万人、1942 万人、2893 万人,根据久谦中台数据,月活人数自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4 月维持稳健增长态势,并持续保持在各类证券行情软件的领 先地位。东方财富与同花顺活跃数较为接近,2022 年每月平均活跃人为 2194 万 人,远高于涨乐财富通与雪球等其他 C 端炒股软件,整体呈现双寡头格局。同花 顺 APP 发力 i 问财等智能投顾功能,与 C 端用户形成对话,增强用户使用粘性, 其人均月使用时长也保持行业第一,高达 280 分钟/月。极高的用户停留时间,也 为流量变现带来机会。

广告业务由开户导流商业模式增加企业广告代理,享受流量用户红利。公司广告 业务主要是向其他机构提供股票账户开户导流并赚取佣金分成,包括固定的一次 性开户费用与持续的客户交易佣金分成,客户范围涵盖了券商、期货、银行信用 卡等。自 2015 年中国结算发布实施《关于全面放开自然人投资者 A 股等账户一 人一户限制的通知》后,明确 A 股市场全面放开一人一户限制,一个自然人最多 能够开立 20 个股票账户,同花顺依托积累的客户资源进行券商导流,实现广告业 务快速增长。随着开户导流业务步入稳健发展期,公司可与企业合作开展广告代 理,通过现有高净值客户实现流量变现,在开户导流β之外赚取α收益。

“AI 投顾”赋能爱基金,基金代销业务对标东方财富发展空间大。爱基金是独立 的第三方资讯平台、个性化投资组合服务及投资者互动交流平台、基金评价及推 广平台,将公司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拓展到基金投资服务领域,主要收入来源于 基金代销费和网站广告宣传收入。与传统银行或券商进行网点销售基金相比,第 三方互联网平台代销具备显著的渠道与成本优势,因此蚂蚁基金、天天基金占据较大销售份额,2022 年天天基金收入 43.3 亿元,同花顺爱基金收入为 2.1 亿元, 爱基金收入体量与基金代销龙头差距较大,主要系发展战略方向有所侧重,该业 务过去投入力量较少。2022 年,爱基金已接入 194 家机构,并上线 17396 款基金 产品,数量上已经赶超天天基金;i 问财已整合至爱基金当中的“问财选基金”, 包括“选出好基金”、“基金诊断”、“中国好经理”等功能供基民参考,“AI 投顾” 当前仍为免费模式,公司利用免费的智能投顾进行用户导流,逐步切入基金代销 赛道,对标龙头天天基金未来发展空间极大。

3.2“AI+投研”趋势下,将迎来付费率与ARPU值双升,并强化流量闭环

中国个人投资者数量仍处于稳步爬升阶段,AI 技术变革下,C 端增值服务收入弹 性大。根据 iFinD 数据,2019-2022 年中国自然人投资者数量由 1.59 亿人增长至 2.12 亿人,CAGR 为 9.9%,在较大基数的情况下仍处于稳健增长状态。随着 AI 技术赋能金融投资领域,利用智能投顾协助投资者作决策的重要性将大幅提升, AI 技术缩短了发掘市场预期差的时间,在可接受的合理定价范围内,个人投资者 的付费意愿有望大幅增强,因此“AI 投顾”将拉升 C 端收入弹性,迎来付费率与 ARPU 值的双升。

同花顺 APP 上线付费 AI 投资决策类产品,打破交易软件功能同质化竞争。移动 端炒股软件操作界面相似,交易操作基本一致,同质化竞争明显。公司在同花顺 APP 上架包括看盘必备、选股诊股、高低点、高端投资、港美股等板块的付费产 品,初级功能手机超级 Level-2 价格 8.3 元/月,在高端投资当中“金融大师”、“价 投至尊”高达 80,000 元/年,可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公司推出 AI 相关产品, 包括 AI 机构探测器、AI 价值回归、AI 波段雷达等,利用差异化优势打破同质化 竞争。

4平台化转型:AI技术赋能垂直领域应用,产品矩阵横向扩张

4.1构建AI开放平台,培育垂直领域应用生态

设立同花顺智能科技,构建同花顺 AI 开放平台。公司于 2017 年设立同花顺智能 科技,开启 AI 平台化推广,现已具备客服机器人、智能外呼、智能质检、虚拟人、 智能投资助理、短视频平台等多项 AI 产品。公司积极布局生成式 AI,建设了自 动化构建驱动渲染的包括 2D、2.5D、3D 数字人系统,短视频生成平台,整合了 自动写音乐,自动改写文章、摘要抽取等功能,可以快速生成短视频,智能写作 系统可以自动写研报新闻,代码生成系统能够辅助程序员提高代码效率,应用于 同花顺自有产品及许多大型金融机构运营商和其他行业客户。

AI 研发持续推进,产业生态逐步建立。2023Q1 公司进一步加大对机器学习、自 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图形图像识别与处理、数字人等关键技术攻关,特别是在 AI 大模型、AI 内容生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并整合到金融信息产品和服务中。 目前,基于自主智能语音技术的产品已应用于多家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及电信运 营商;同花顺虚拟数字人对话平台,运用多模态数字人对话技术,实现与真人用 户“面对面”的交互体验,该产品已落地多个大型客户。当前 AI 开放平台可提供 外呼机器人、金融行业、企业舆情、通用行业、智能硬件、大数据等多种解决方 案,已从单纯金融科技领域跨越至通用行业的 AI 服务,广阔的产业生态圈逐步建 立。

4.2凭借数据与技术优势,有望推出“中国版Bloomberg GPT”

大模型技术赋能金融投研,海外龙头推出 Bloomberg GPT。彭博社基于海量的特 定领域数据优势,通过“金融专业数据+通用领域数据+训练小模型”的流程,推 出 Bloomberg GPT。该模型不仅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成本,还 可以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研服务。Bloomberg GPT 在对比测试中,通用能 力基本与其他相同体量模型能力持平,但在金融领域优势极为显著。评估指标 bits per byte 类似于 perplexity(混淆度),取值越小模型越好。可以看出,Bloomberg GPT 在金融语料上的 bits per byte 均好于其他模型,并且在财报(Filings)这个类 别上表现尤其突出。

我们认为同花顺具备高质量金融领域数据库,具有开发类似 Bloomberg GPT 的 大语言模型的技术基础与数据基础。随着 i 问财的持续开放试用,将积累更多金 融语料用于反馈和微调,因此在金融大模型领域相比同行业公司具有先发优势。 当前公司正在向相关主管部门申请备案,后续大模型发布落地应用可期。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标签: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