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文:惠誉:确认创兴银行“BBB”长期发行人评级,展望“稳定”
本文来自“惠誉评级”。
6月16日,惠誉评级已确认创兴银行有限公司(创兴银行)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为"BBB",展望稳定。
惠誉同时确认该行的短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为"F2",生存力评级为"bbb"。
【资料图】
关键评级驱动因素
内在信用状况稳健,与母公司关联性强:创兴银行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受其生存力评级驱动,反映了该行内在信用状况良好,业务规模足以支撑其增长前景,并缓冲高于其他香港银行的中国内地风险敞口。创兴银行借助其全资母公司——内地国企越秀集团的网络,专注于跨境贷款业务的提供,该业务是创兴银行的主要营收增长渠道之一。
经营环境持稳:基于香港特区与中国内地之间的经济关联性,惠誉评定香港特区银行的经营环境为“稳定”。惠誉授予创兴银行"a"的经营环境评分,低于惠誉评级标准下"aa"的类别隐含评分,以反映香港特区和中国内地及两地之间经济往来的关联性日益紧密。
业务稳步增长:创兴银行的业务发展受益于母公司在其业务生态系统中的推介服务。近年来,创兴银行加快了在一线城市及大湾区主要城市开设分支机构的步伐,以抢抓发展机遇。
尽管香港特区市场竞争激烈,该行的本地存款市场份额仍从2014年末的约0.8%跃升至2022年末的1.4%。
业务集中风险:惠誉预计,创兴银行将秉持其贷款标准和风控机制,以管理高度集中的中国内地风险敞口(2022年末,创兴银行包括银行及非银行风险敞口在内的中国内地风险敞口在其总资产中的占比为52%)。与越秀集团的业务联系推动其内地风险敞口高企,且业务集中在向中国政府相关企业提供跨境贷款领域。截至2022年末,对该等企业的贷款约占创兴银行中国内地非银行风险敞口的54%(2021年为48%)。惠誉认为,上述贷款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及金融领域,与越秀集团的主要业务相吻合。
资产质量恶化:基于对创兴银行的减值贷款率未来两年内将继续高企的预期,惠誉将创兴银行的资产质量评分自‘bbb+’调整为‘bbb’,以与我们对其他类似同业银行的评估保持一致。创兴银行2022年的减值贷款率从2021年的1.3% 升至2.7% 的高位(与其他香港特区银行相似),主要原因是中国内地商业房地产行业受挫导致若干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恶化。因其中国内地风险敞口较为集中,创兴银行的资产质量评分低于"a"的类别隐含评分。
盈利能力有望恢复:受盈利改善被大幅增加的贷款减值费用所抵消的影响,创兴银行2022年营业利润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降至0.6%(2021年为0.9%)。惠誉预期,利率走高及中国内地重新开放后手续费收入增加有望提振创兴银行2023年的盈利能力。旨在扶持内地受困房企再融资政策的出台预计将纾缓与中国房地产风险相关的资产质量压力,因此减值费用也可能会降低。
来自母公司的不定期注资:惠誉预期,来自母公司的一般性支持将支撑创兴银行实现高于同业的发展增速。在越秀集团以股本和二级资本方式注资约35亿港元后,尽管创兴银行的贷款规模增幅显著,其核心一级资本比率从2021年末的13.9%只略降至2022年末的13.4%。惠誉认为,越秀集团可能会视需要不定期为创兴银行注资,以助力其业务发展。
流动性稳定:惠誉预计,创兴银行的资金和流动性状况将保持稳定。截至2022年末,该行的存贷比保持在75%的水平,11%的存款增长率超过贷款增速,亦高于银行系统存款增长率。鉴于越秀集团在中国内地的多个重要行业中占据卓越地位,创兴银行的资金和流动性状况也受到母公司广泛商业网络的支撑。
评级敏感性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负面评级行动/下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若创兴银行的业务状况因结构疲弱及风险偏好攀升而受到侵蚀(包括向不稳定行业扩张),从而导致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则惠誉可能会下调该行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和生存力评级。这可能表明该行整体业务模式的可行性已趋下降。
这可能反映在该行的贷款增长速度及构成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上,进而导致该行:
- 减值贷款与贷款总额的比率持续高于3.5%(截至2022年的四年平均值为1.2%)
- 经营利润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持续低于1.0%(截至2022年的四年平均值为1.0%)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12%以下(2022年为13.4%),且无可靠计划令该指标恢复至高于这一水平
惠誉若将创兴银行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下调至"BBB-",或将该行的融资和流动性评分降至"bbb+"以下,则亦可能下调该行的短期发行人违约评级。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正面评级行动/上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若有证据显示创兴银行业务运营及业务模式的强度和韧性优于惠誉当前预期,且与其他香港特区本地银行持平,则惠誉可能会上调该行的长期生存力评级,并进而上调其发行人违约评级。这可能表现在该行有能力持续捕捉业务发展机会(特别是在大湾区),包括母公司为其在政府相关企业中举荐的机会。与此同时,该行管理资产质量及集中度风险的风控机制应不受影响。
下述财务指标的持续改善也可能给创兴银行带来评级上调空间:
-创兴银行的营业利润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持续高于1.5%(2022年约为0.6%);
- 资本水平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持续高于14.0%;
- 减值贷款率恢复到以往优于其他同业银行的较低水平(2022年为2.7%)。
惠誉若将创兴银行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上调至"BBB+"或以上,或将该行的融资和流动性评分从"a-"上调至"a",则亦可能上调该行的短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上述调整可能源自业务规模扩大令财务状况有所改善或获得某种形式的外部支持。
银行处置框架:‘ns’的政府支持评级是基于惠誉认为,由于香港特区实施了银行处置框架,高级债权人无法依赖政府或主管机构的特别支持。因创兴银行和其企业母公司的融合程度有限,惠誉未将越秀集团的特别股东支持因素考虑在内。金融服务是越秀集团业务组合中的一项业务,集团还涉足房地产、交通基础设施和食品生产等多项业务。
政府支持评级:鉴于香港特区实施了银行处置机制,惠誉认为政府支持评级上调的可能性甚微。
股东支持考量因素:若创兴银行与越秀集团的融合度显著提高或越秀集团有更明确支持创兴银行的声明,则惠誉可能会将越秀集团的股东支持纳入对创兴银行评级的考量——这并非惠誉在短期内的基准方案,原因是越秀集团业务范围广泛,金融服务仅是其中一项业务。创兴银行与越秀集团的关系以及越秀集团向该行提供特别支持的能力亦会影响惠誉的考量。
生存力评级调整
基于经济规模和结构(负面)调整,创兴银行"a"的经营环境评分低于"aa"的类别隐含评分。
基于业务集中度(负面)调整,创兴银行"bbb+"的资产质量评分低于"a"的类别隐含评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