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观热点:“强基计划”走入第四个年头: 招生选拔有哪些新变化
【记者调查】
2023年全国高考刚刚结束,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又即将迎来各大高校的选拔。“强基计划”自2020年启动以来,共录取新生1.8万余人,试点高校扩充至39所,至今已走到了第四个年头。与此前相比,今年“强基计划”各大高校的招生选拔出现了哪些变化,又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交叉学科与强势学科均有所增加
2022年,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所高校加入“强基计划”,使该计划涉及的高校由36所扩充为39所。今年“强基计划”招生高校数量没变,理工类基础学科仍占学科分布的“大头”,交叉学科与强势学科均有所增加。
部分高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原有的基础学科上增加了新型交叉学科专业,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例如,北京大学生物科学类专业今年新增了天体生物学培养方向,全方位服务“航天强国”国家战略需求。
也有高校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强化高精尖“王牌”专业。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学科等“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增复合材料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航天材料类和航天机械类专业;草学第四轮学科评估A+的兰州大学,将草业科学(草类植物生物育种)专业纳入了“强基计划”;大连理工大学新增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工程。
2023年中国农业大学“强基计划”面向生物科学和生物育种科学两个专业招生,“更加注重生物和育种专业基础知识、前沿交叉学科内容、基本科研素养与技能等方面培养,本科培养阶段不再进行专业分流。”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招生办公室主任白菲介绍。
从招生专业来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基础医学、考古、汉语言、哲学等基础学科仍然是“强基计划”的主流学科。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覃红霞认为,从去年开始,部分高校新增了一些与基础学科关联的新型交叉学科和强势学科,这一趋势今年更加明显。
2.以校测合格作为录取条件,考核时间提前
2023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强基计划”高校进一步优化招生程序,提高选拔质量。
与去年相比,今年“强基计划”选拔标准更加严格。四川大学增加了笔试合格线,合格线为笔试成绩满分的60%,笔试成绩未达到该校划定的合格线的考生不予录取;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十余所高校也设置了校测合格线作为录取前置条件。
中国科技大学根据校测笔试成绩,划定全国统一合格分数线,未达到合格分数线的考生不再参与后续选拔。同时,对于在五大学科竞赛取得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的高素质考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样提出了参加笔试考核的要求。
在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木洲看来,“与往年相比,最大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试点高校开始重视通过校测遴选学生”。
在招录流程上,一些高校一改以往按照高考成绩入围校测的方式,将校测时间提前至高考出分前。这些高校的复试入围分数线根据初试成绩划定,入围比例不等,高考出分后,按照高考分数和学校测试的综合分数直接录取。去年,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率先采用了这一模式;今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也加入了“复交南模式”。
在优化考察方式上,各校采取了不同方式,一些高校对笔面试的设置进行了调整与优化。
例如,湖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在校测阶段取消了笔试环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则在校测阶段增设了笔试环节;还有中国科技大学等部分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对校测笔面试分值的比例作出调整。
不过,从总体来看,笔面试仍然是校测的主要方式,理工科类的专业越来越强调数学、物理等核心科目的作用,学生入围成绩的计算方式也有新变动。从去年开始,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核心科目成绩按照1.2至1.5系数进行加权赋分,今年,华南理工大学也采用加权高考成绩入围,数学、物理等核心学科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部分试点高校结合自身招生专业特点,更加重视高考初选功能,采取加权高考成绩的方式遴选入围考生;更加重视综合素质评价的择优功能,包括增加面试成绩的占比与分值。
李木洲认为,“当前考核形式的变化趋势,在于形成适合‘高考类’和‘竞赛类’这两类考生各自选拔需求的考核模式”。
此外,尽管体育测试结果不计入校测成绩,但体测成绩今年依然是“强基计划”录取的重要依据。中山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明确规定,体质测试不及格的考生将不予录取。
覃红霞表示,前期“强基计划”更关注“拔尖”,现在更强调创新的多元性、多样性,在高考成绩作为保证公平的前提基础上,给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多元化的选拔模式。
3.动态进出机制,形成人才选拔培养闭环
谈及在武汉大学古文字学方向强基班学习的两年,学生范颖哲表示,小班制教学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同学们可以跟着老师一笔一画学习古文字临摹技巧,一字一句研读经典著作,“小班授课的教学氛围很好,提供了更多师生交流讨论的机会。”
近年来,武汉大学“强基计划”实行单独编班、小班制教学,安排知名教授“一对一”指导学生的学习及科研活动。
“强基计划”是招生和培养联动的人才计划,招生只是起点。李木洲表示:“‘强基计划’不仅应严格限定招生专业与入选资格,而且还详细规定入选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以及反馈机制,从招生到培养、从入口到出口都进行了系统的设计与统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选拔培养闭环。”
从“强基计划”各试点高校发布的培养方案可以看出,与计划实施初期相比,高校对专业特点、培养模式和发展前景的介绍更为细致,提出的一系列培养举措也更为具体。
高校普遍对“强基计划”学生给予了一定资源倾斜,为其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并通过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强化招生培养联动。华东师范大学设置了包含全英文课程、荣誉课程等在内的更具挑战性的培养方案,学生可根据个人发展需要申请定制;北京大学实施“1+X”导师制,为每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导师和多名跨学科导师。
“强基计划”进入第四个年头,也意味着第一年招录的强基生们面临学段转换的问题。目前,各高校正在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采取“3+1+X”的模式进行本硕博衔接式培养,其中“3”为3年的本科培养阶段,“1”为1年的本研衔接阶段,“N”为所在学科的博士或硕士学习年限。
针对硕博专业分流方向,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在培养方案中提出,“强基计划”学生在进入研究生阶段后,除了可以选择在本学科方向继续深造,还可以转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交叉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在学段转化过程中,高校如何安排强基生顺利过渡十分重要,这不是简单的衔接问题,还涉及复杂的学校事务管理。”覃红霞认为,强基生从本科过渡到硕士阶段,面临着硕士研究生名额分配的问题。如果将所有合格强基生直接转段,对于名额相对多的理工类专业影响可能不大,但对于招生人数相对较少的文史类基础学科,本校的强基生会成为主要的生源来源,也许会破坏试点高校研究生生源结构的多样,这是各试点高校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
此外,不少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的同时,也注重实行阶段性考核,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以强化培养质量保障。西安交通大学实行过程跟踪、成效评价的退出补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跳起来摘桃子”。
为了避免人才流失,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还对退出机制作出了明确规定: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原则上不得再转专业,不再具有申请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在覃红霞看来,整体上看,“强基计划”还处于发展阶段,试点高校更加关注程序性公平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才考虑选拔的科学性。当前,“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边界相对模糊,从少年班、自主招生到“拔尖计划”,也尚未形成标准化、具有普遍共识的人才测量模型,“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科学性与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仍是改革的重要方向”。
覃红霞提醒,还应关注大中衔接。随着“强基计划”等一系列拔尖创新人才项目的展开,需增进与中学的联动,通过通识讲座、科技活动、共建实验室等方式,加强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培养的衔接,为“强基计划”培养做好人才储备。
(本报记者陈鹏 本报通讯员 雷雅麟)
标签: